圖片來源:Faraday Facebook

智原科技

定位於IC設計服務業的智原科技,其營運型態與內涵,不僅迥異於其他產業,甚至也有別於IC設計業,相形之下,該公司面對的商業環境變遷更加迅速,容許的應變時間相對短絀,可以想見,其資訊部門所面臨的挑戰格外艱鉅,因產業屬性特殊,故市面上多數商用套裝軟體,若非歷經客製化,均難為該公司所用。所以,智原資訊人員須另闢蹊徑,打造合乎己身需求的管理平台,但論及研發流程管理、乃至企業應用流程整合事宜,難度可謂不低,該如何排除萬難、順利突破?

回顧2000年,自許為專業IC設計服務供應商的智原科技,為提振服務品質、進一步滿足客戶需求,故亟思建構1套研發專案管理平台,俾使客戶能隨時掌握其研發設計進度。緣於此故,該公司積極尋覓合適的管理平台,希冀此後無須仰賴電話溝通、人工維護更新Excel報表等土法煉鋼模式,方便客戶於幾無時差的前提下,即時掌握智原開發進度。

幾經評估,該公司決定引進企業流程管理(BPM)平台,作為滿足研發工作流程管理需求的載具,一路發展下來,不僅成功孕育攸關公司營運核心的eASIC系統,且還將應用觸角延伸,從研發流程管理擴及到企業應用流程整合(Enterprise Application Flow Integration;EAFI),順勢昇華至Flow EAI之更高應用境界;在幾無商用套裝軟體幫襯的處境下,智原資訊團隊篳路藍縷、從無到有,徒手建構價值好比「Fab的CIM」之資訊管理平台,其間種種歷程,確實值得一窺究竟。

伴隨工作型態轉變 促動良性循環

智原科技電子服務部整合應用開發經理莊文慶指出,2000年針對BPM工具進行搜尋與評估時,發現市面上相關產品林林總總,要價從新台幣30萬到3,000萬元皆有,但該公司傾向對「Document-based」型態的產品予以割愛,因為其研發設計流程十分複雜,亟需十足的彈性空間,倘若僅憑1張表單從頭到尾控制流程,肯定無法妥善因應變局,故能夠針對每個流程站點需求而支援不同表單運行的「Transaction-based」產品,相對能滿足智原需求。

歷經審慎評估,該公司擇定導入Agentflow BPM平台;對此莊文慶解釋,回憶智原的奮鬥歷程,係從一無所有的情況下披荊斬棘,終至在ASIC路途上闖出一番成績,而Agentflow原廠華苓是從交大實驗室出身,屬本土業者,背景與智原頗為相似,同樣掌握相當程度的相關知識,且有很大進步空間,佐以產品定價也能令智原接受,這才促使智原做出這般抉擇。

由於IC設計服務業的研發設計流程太過複雜,故智原亟需的BPM應用彈性甚大,尤其需要原廠密切配合;在此情況下,智原除建議華苓遵循WfMC標準、俾使Agentflow得與國際接軌,更重要的,智原亦建議原廠能逐步捨棄Script、改以提供API的方式為之,而日後eASIC系統可持續壯大與成熟,API便居間扮演關鍵性角色。

至於智原高層採納BPM部署計畫,旨在期盼據此促動員工改變使用習慣,讓大家不必老是在成堆的電子郵件中,辛苦蒐尋資料,故要求此後任何與流程相關的新系統,都必須依循BPM的運作規則。但不可諱言,在eASIC系統上線之初,確實有不少研發同仁心生反彈,除對於每道關卡所挾帶的警示機制頗感不耐,亦對系統化之後所須填寫的資訊增多,視為一大負擔,幸而資訊部門循循善誘,告知相關同仁,步入系統化後,找尋資料的速度可望明顯加快,且能定期擷取極具價值的報表,後續效益相當大,而同仁在領略諸多好處後,便卸下心防,開始適應新系統,久而久之,甚至給予回饋,不吝提出一些有助系統功能進化的良性建議。

此外,透過系統當中的My Task機制,研發同仁即可輕易擷取所有待辦事項資訊,且可據此發揮跟催、提醒功能,俾使各項專案得以順利延展,另也便於蒐集各項專案的狀態資訊,從而以每週為期,定時將重要專案訊息彙報給相關客戶,更有甚者,不管客戶隨時提出任何詢問,相關同仁皆能由系統撈取資料,給予客戶滿意答覆。

以往,有關專案狀態資訊,都僅憑藉Excel彙總,但礙於檔案格式限制,很難據此展現細項內容,如今走向系統化,操作者僅須透過下達一些命令,即可清楚展現每一階段的細節,甚至還可拉出整個流程圖,對客戶進行詳細說明,前後改善幅度之大,著實可見一斑。

值得一提,綜觀過去研發設計專案,箇中進程幾乎都由人工控制,僅靠著同一份空白資料夾、再搭配相對應的清單(Check List),一站接著一站流傳下去,此做法難免導致其中若干資料莫名遺失,此後雖仍可按Weekly Update機制回溯追索,然伴隨而來譬如掉單、進度延遲等後遺症,或多或少都將對公司造成傷害,如今邁入電子化新局,種種缺憾都已不復存在。

哪怕流程複雜 皆可順利掌控

莊文慶形容,奠基於BPM平台的eASIC系統,對智原而言,其功效好比產品生命週期管理(PLM),讓極其複雜的ASIC開發流程,得以在井然有序的情況下順利運行。

究竟流程有多複雜?時值每一研發專案起始之際,不論需動用Analog、Memory或Digital等任何型態IP,都能透過eASIC觸發IP Request,向QDS(註:智原IP資料庫管理系統)調出,接著經由IP Checking流程驗證無誤後,便可為設計流程所使用;而進入設計流程階段後,一路行經P&R、Post Layout Review、GDS、Tape Out直至Mask Tooling等多道歷程,接著進入生產流程,此後再歷經Test Pattern、Probe Card/Load Board、ESD Test等關卡,整段Chip Qualification作業才告一段落,下一步驟便可將此送交Fab,委由其生產成為Wafer。

當智原接獲Wafer成品後,便隨即進入Final Test流程,以CP Test、Die Saw、Assembly等多道關卡,針對生產規格進行流程嚴格控管,一旦實現這些里程碑,該晶片IC才確定變成可被販售的商品。綜觀這些流程,不禁讓人眼花瞭亂,且可謂盤根錯節,每一道程序的背後,都可牽引出眾多子流程,若無較佳的Security Control機制居間管理,便容易衍生諸多後遺症。

回顧以往猶未導入BPM的時代,相關同仁若要動用IP,通常會直接向原始設計人索取,並無任何版本管控機制居間掌理,顯然非良善之舉,如今有了BPM,公司方面便嚴格禁止此類「私相授受」做法,如果要用IP,就得按既定規範,循正常管道從QDS索取;不僅如此,現今任何IP在被取用前,都得先歷經IP Check List之嚴謹查核步驟,經確認無誤後,此IP才能被Check in到接下來的研發設計流程中。

當然,IP難免有其Bug,不太可能全然完美無瑕,而目前一經發現任何IP中內含Bug,便可立即由BPM策動必要因應措施,把任何使用到該IP的流程全數閉鎖,不准其進入Tape Out階段,且會將之召回,執行全面性的檢測;待原Bug已被修正完畢,同樣會借助BPM執行必要的代換(Replace)作業,據此將原本潛藏於研發流程的錯誤因子清除殆盡。

使用格局再延伸 擴及企業應用流程整合

事實上,在eASIC系統逐步展現效益的過程中,智原便不斷思索,究竟要讓BPM應用範疇只停留在研發專案工作流程管理層次?抑或將之擴張至真正企業級BPM的宏觀格局?該公司最終選擇了後者。

智原電子服務部企業資源系統經理蕭玉梅指出,在決定朝Flow EAI目標前進後,一路發展至今,不僅有關請假、加班、補休、差旅、教育訓練,乃至專利管理等OA流程,都已順利於Agentflow平台執行,且適用範圍涵蓋訂單、採購、銷售(含括ASIC或IP等各類產品)、折讓、RMA、客訴等重要營運活動,應用面向堪稱廣闊。

此外,BPM也成為智原賴以運轉加值服務的重要關鍵。舉例而言,客戶有時會期望智原提供諸如Wafer Hot Run等協助,抑或智原有意對客戶提供若干奧援,不管型態為何,都將因而產生成本支出,此時便需經由適當的電子簽核程序,讓這些援助案得以拍板定案,以利執行單位落實執行;其次,某些客戶傾向跳過一些生產流程(旨在縮短烘烤時間),以爭取時效、搶先出貨,在此前提下,日後萬一遭逢客訴或品質等方面問題,按理說,客戶即無立場提出求償,然以往尚須經電子郵件或紙本耗時討論,方能追溯問題根源,如今透過BPM平台上的eWaive系統,所有問題的成因都可鉅細靡遺地展現。

蕭玉梅另表示,不少用戶在部署BPM時,難免會面臨BPM與ERP之間的整合問題,然以智原而論,其ERP係由內部自行開發,因此2套系統之間的整合便無太大問題。

截至目前,智原內部藉由Agentflow所產生的流程,已超過150個Project,使用Agentflow相關聯的內部應用程式超過200支,至今累計Task數量達200餘萬筆,且共計有多達1,717個節點彼此串聯;綜上所述,該公司資訊人員打趣形容,BPM一旦停擺,公司最重要的研發流程便將無以為繼,因為再也無人知道如何找尋資料,由此觀之,BPM對於智原的重要性,著實不言可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