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電子時報主辦的「2013製造業E化論壇」於8月15日(四)在台北六福皇宮隆重舉行,華苓以協辦廠商的身分參與展覽與演說。本次活動主軸在如何從「製造」升級為「智造」,涵蓋「流程簡化、彈性服務、研發設計」三大內容,在為期一天的活動中,匯集多家業者展示製造業E化解決方案,吸引製造產業中,營運管理、IT資訊、CIM/MES自動化、生產管理等各領域相關工作人員前來參加。
華苓科技的演說安排在下午,並以「智慧雲端企業入口網站統整兩岸三地協同作業」為題,由核心產品部林文元經理擔當講師。此次演講重點,著眼於台灣製造業紛至大陸設廠,為學員講解如何以最少的成本部屬各廠區的IT環境;如何透過單一的企業入口網站(EIP)就能將兩岸三地多廠區之間的生產文件、流程表單、社群溝通、應用系統介面加以統整,以雲端應用平台的面貌,增加員工、IT人員、經營主管三者的工作效率。
林經理在演說中提到,企業在選購EIP產品時,除了注意外觀及社交模組的多寡外,更需要關注能否讓既有IT系統的介面作整合? 是否便於開發更多應用? 否則EIP的價值僅僅是提供討論區、公佈欄的等級。因此,多廠區的製造業在導入EIP時應考量到更多維運層面的問題:
(1)是否容易做到SSO( Single Sign On):SSO 是種解決方案,同時也是整合的大問題,需考量EIP在這方面是否有充足的方案。
(2)是否能簡化組織權限設定:不同的IT系統都有自己的權限設定方式,在管理上是一個很大的難題,EIP必須能統籌組織權限的管理。
(3)同公司的產品是否同架構:並不是同公司的軟體產品都採相同架構,很多公司都有BPM、DMS、EIP產品,但其實是完全獨立的產品。
(4)如何統整各應用系統的簽核作業:EIP深化使用後,一定會有建立電子簽核環境的需求。小到文具用品申請,大到請採購流程,各IT系統(ERP、CRM、MES..)的簽核作業,都會透過EIP來執行,但如何達成呢?
(5)是否有API可供整合:各系統的整合通常希望資料可以同步,這需要有API 才比較能辦到。若希望在EIP上開發其他功能,更關係到API廣度。
針對以上IT頭痛三大EIP問題:入口介面、SSO、組織設定。林經理以UniPortal的特性為主,UniPortal與Agentflow、Docpedia的協同作業模式為輔作說明。由於這三項產品的底層架構及前端登入機制都是相同的,所以完全沒有組織匯入、同步、SSO的技術問題,導入速度及日後維護便利性都十分優異。再加上API的完整提供,便於跟外部系統作無縫整合,能為外部系統提供統一的簽核環境,員工只需學一套操作模式。
除了為EIP導入的難處提出解決方案之外,林經理亦重申UniPortal專為巨量服務而生以雲端運算、多組織、Multi-Tenant多租戶應用為核心架構,並以cluster佈署進行分流與備援,兼顧巨量資料處理及訊息遮蔽,能夠提供穩定而大量的個別化訊息服務,作符合製造業多廠區的IT要求。
若是您更進一步了解UniPortal,歡迎跟我們聯絡。

六福皇宮會議廳場景。 |

華苓科技活動攤位。 |

華苓林文元經理發表專題演講。 |
|